機會一:國內車市高速增長
“未來十年,我國對汽車的需求仍將保持年均13%-15%的增長速度。與世界汽車強國相比,我國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期相對較長。這次是大約從2009年到2023年,跨度在15年左右,這對國內所有零部件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我國有自己特殊的國情,收入差距比汽車強國還要大。收入差距的大小將對耐用消費品的普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收入差距越小,耐用消費品普及時間越短,反之亦然
比較大的收入差距決定了汽車在我國的普及比較緩慢。因此,我國汽車市場將保持較長時期的持續增長。這也將為一定時期內競爭力相對較弱的自主品牌企業贏得市場。開發時間比較長。
機會二:加快國內汽車產業國際化步伐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推進汽車產業國際化,鼓勵汽車企業走出去。隨著汽車制造商的國際化,也將對推動我國自主零部件、元器件企業?!毙扉L明說。
“我們汽車產品的賣點與一定時期內快速增長的消費者的購買點高度契合。一定時期內,汽車產品的銷量增長最快的是南美,而且在日韓以外的亞洲,以及非洲市場也在快速增長,這些國家的民眾更傾向于低價位的汽車產品。同時,隨著國家積極推動汽車產業的國際化,我國成為汽車強國將指日可待,在大背景下,零部件企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機會三:自主車企快速發展
“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即二三線市場尤其是三線市場正在成為我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和支撐點。消費者三線市場對國外名車沒有那么敏感,相反,他們更看重汽車的經濟適用性,同時在傳統的影響下,他們對汽車的外觀也有自己的偏好。 “中國人思維。鑒于這些特點,自主品牌汽車在發展上更有優勢?!?
隨著國內自主品牌企業的逐漸走強,也將刺激國內零部件企業的快速發展。國內自主品牌企業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挑戰。挑戰之一是自主零部件企業的成本優勢正在被削弱。隨著生產要素價格的不斷上漲,自主零部件企業的成本也逐漸增加。但由于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研發的不斷推進,外商獨資和合資零部件企業的成本不斷下降。